《文明6》揭秘:阿兹特克人祭球场背后的真相!

7 1

阿兹特克:文明6中的“砍二”传奇

在《文明6》这款游戏中,阿兹特克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战斗力,成为了众多玩家津津乐道的对象。特别是在游戏前期,阿兹特克通过雄鹰战士的高战斗力,能够迅速发挥出巨大优势,早早暴兵四处俘获他人移民攻下城市和蛮族营地,成为了通关高难度游戏的一大利器。

阿兹特克,这个在《文明》系列中备受玩家喜爱的文明,有一个独特的昵称——“砍二”。这个昵称的由来,源于一个《文明》游戏相关论坛里一个ID为“砍头组老二”的玩家,他专注于阿兹特克一百年,对阿兹特克文明的热爱程度之深,以至于人们用他的ID来称呼阿兹特克,就像国内的欧美流行乐爱好者们用一个艾德·希兰忠实粉丝的ID“黄老板”来称呼艾德一样。

《文明6》揭秘:阿兹特克人祭球场背后的真相!

阿兹特克的“砍二”精神

“砍二”这个昵称,足以勾勒出玩家眼中阿兹特克的轮廓。作为一个战狂文明,阿兹特克往往会在游戏前期早早宣战,给人一种“来信砍”的暴戾印象。他们的首领蒙特祖玛一世在落后于玩家时还会说出“你有很多我没有的东西!你想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民被抓走当奴隶吗?”这种中二气息满满的台词,也就无怪乎玩家们把“砍二”当作是对阿兹特克文明特色的总结并广泛使用了。

与“砍二”这个名头相匹配地,游戏中为阿兹特克文明设计的特色建筑正是以比赛结束后的血祭闻名的蹴球场——早期版本翻译为“人祭球场”,更能体现出这种游戏背后的宗教狂热氛围。现代的游客们每每前往玛雅或阿兹特克文明遗址时,都免不了被介绍到那些经受了千百年历史风尘的球场,回味围绕着这些石块发生的种种故事。

《文明6》揭秘:阿兹特克人祭球场背后的真相!

蹴球:运动界的活化石

在西班牙的殖民者登上美洲的土地,并且发现当地人正在用橡胶球进行游戏时,他们绝不会想到这种游戏的历史甚至比他们的文明还要悠久。尽管没有确切发明时间的记载,但考古学家已经在墨西哥发现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00年以前的球场,而彼时欧洲文明的火种还未在希腊的土地燃起,只有作为次生文化的爱琴文明如同风中残烛在地中海的岛屿上徐徐摇曳。

悠久历史的另一面意义,就是中美洲蹴球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场合中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流行于英国数百年的传统球类游戏在19世纪就分化为足球和橄榄球两种今天都极受欢迎的运动,更遑论有着三千年历史的中美洲蹴球了。古代的技术注定了各地之间的交流贫匮,不同文化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和技术都存在差异,因此不同文化之间蹴球的参赛人员数量、比赛场地、比赛规则等都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美洲各文明的城市中都修建有球场,也就是说蹴球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在原住民的宗教和娱乐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蹴球:一种简单而有趣的运动

最初的蹴球规则十分简单,就是保持着让球不要落地和出界,可以类比成踢毽子或者无网的排球,这种原初的形式一直维持到现在,今日的部落民仍在进行由此演变过来的称为“Ulama”的游戏。在民间蹴球一直是颇受欢迎的娱乐方式,打法也多种多样,可能会用髋骨(大腿根外侧)、前臂甚至是球拍和球棒来击球,场地也只需要在泥土上画几根线就能应付,和今天拉两个雪糕筒作球门易拉罐当足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以上就是一盒网游原创的《阿兹特克:文明6中的“砍二”传奇》解析,更多深度好文请持续关注本站。
评论列表
  1. 九黎 回复
    这球场设定绝了!我玩时可被这祭典震撼到,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