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赛车游戏深度体验总结:年度赛车游戏大盘点
赛车游戏新纪元:2017年年度竞速游戏盘点
近年来,赛车游戏市场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往年只能默默无闻的赛车游戏,今年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有评论称,今年可以单独举办一场竞速游戏的年度评选。近日,我们的玩儿趣奖公布了投票结果,《极限竞速7》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了2017年绝大多数玩家的选择。
赛车游戏市场细分,各取所需
经过多年的发展,赛车游戏的市场份额已经日趋稳定。各大游戏厂商并没有拼破头去抢占同一批目标用户,而是默契地画圈分地,在自己专属的领域内巩固优势。
你会发现今年发售的赛车游戏尽管所属大类都相同,但它们的风格却都各有春秋。《极限竞速》系列主打拟真和娱乐的平衡点,率先迈入4K+60帧时代,成为当前赛车游戏画面的标杆;《GTS》主打硬核拟真的驾驶体验,追求极致的真实感;《极品飞车》系列则偏重改装、警匪追逐和魔幻手感;《尘埃4》继续深耕拉力赛场,画面、车辆数量和赛道丰富程度都完胜以往;《马里奥赛车》则以独特的画风和道具赛,给竞速模式注入了更多的随机性和欢乐元素。
赛车游戏市场细分,各取所需
对于那些有着明确目的的玩家来说,你并不需要过多地关注每一款赛车游戏的具体评分是多少,你所要关注的只是它们的主题合不合口味。如果你想体验爽翻天的警匪追逐,你会因为《极限竞速》的高评分而放弃《极品飞车》吗?这就是道理。
我推荐偏爱硬核拟真赛道的玩家去玩《GTS》、喜欢爽快动作大片的去玩《极品飞车》、想和朋友们来一场欢乐的撕逼大战的去玩《马里奥赛车》、想体验一把拉力赛激情的去玩《尘埃4》、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是一个刚入门的小白,那《极限竞速》肯定非常适合你——就算你驾驭不了它,游戏自带的回溯功能也绝对能让你感受到它的友好。
赛车游戏市场细分,各取所需
我不知道这样分工明确各占山头的模式会不会导致固步自封的结局,但至少曾经想跨界去尝试新领域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扑街了,就比如《极品飞车:变速》。《极限竞速》系列的《地平线》外传大概算是个例外,毕竟它的操作手感几乎和本传一脉相承,其次就是,它主打的开放世界驾驶领域确实也是一枝独秀,没有对手。
可以预见的未来是,几大赛车游戏IP会继续在自己的领地内耕耘,我们将鲜有可能看到几个系列涉及的领域会有交叉的情况;如果有新的赛车游戏想要出头,在已有的领域内和这些大佬硬碰硬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其实现在的赛车游戏很像已经日渐成熟的手机市场,当年手机市场还是一片竞争不足的蓝海的时候,什么牛鬼蛇神都能掀起一片波澜;换到现在,大厂商早已控制了供应链的上下游,新的厂家要和它们拼硬件、拼售价、拼服务,又没有一点差异化竞争,这岂不是以卵击石?
赛车游戏市场细分,各取所需
举个成功的例子,虽然《火箭联盟》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赛车竞速游戏,但它确实含有类似的元素。它就完全没有和几个大IP有主题上的重合,同时又颇具创意,这就给它的生存空间带来了保障,能够爆红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退一步说,这些大厂经过这么多年、这么多代游戏的技术积累,很难再在新作上彻底扑街了。就像盛极一时的NBA湖人队,有个说法就是“我奶奶跟着他们都能拿总冠军”。哪怕是被很多人口诛笔伐模式残缺、车辆稀少的《GTS》,也有相当多的拥趸认为它就是比平均评分更高的《极限竞速》更好玩,因为它最核心的驾驶手感还在,那它就有存在的价值与需要。
赛车游戏市场细分,各取所需
至于另一款遭到恶评的《极品飞车20》,它被喷的原因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赛车游戏市场细分,各取所需
让我们接受现实吧,3A游戏这么多年来一直是60美元没涨过价,这本来就不符合经济学常识。大家随便看看周围的东西,和你小时候记忆中的价格,是不是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物价在飞涨,人力成本在攀升,与此同时3A大作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庞大。然而它们的售价始终保持在雷打不动的60美元,换作你是游戏公司的CEO,你会不会答应呢?
以上就是一盒网游原创的《赛车游戏新纪元:2017年年度竞速游戏盘点》解析,更多深度好文请持续关注本站。